國家對復讀考生的政策究竟如何?
北京市近三年每年復讀考生都在一萬四至一萬六千名左右,占到參考總人數的15%,引得眾多媒體、專家的紛紛指責——這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對應屆考生也是一種不公平,甚至有要求往屆考生降分錄取的呼聲。而在我們很多一線教育工作者看來,這是很狹隘很片面的認識,在現今社會中,人與人的發展基礎和外部條件相差懸殊,社會無法為全體學生創造一個完全平等的競爭和發展環境,在這樣的情況下,充分尊重和鼓勵個性的發展,賦予每個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未來的權力,就是對個體發展最大的公平。同時,隨著國民終生教育體系的建立,社會也不再象以往那樣苛求學生高中畢業必須升學,而是給予他們更多的發展機會,允許他們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深造的時間,既滿足了社會多層次的人才需求,也體現著對個體發展充分的尊重。從近年來國家高考政策的發展上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這個趨勢,從年齡到身份要求等方面愈來愈寬松,可以肯定的說,那種對往屆考生作出種種限制甚至降分錄取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
究竟是那些同學選擇了復讀?
目前參加復讀的考生分類日趨多樣化,從早期的單純落榜生,到現在已經包含落榜生、三校生、外地回京應屆考生以及大學回流學生等等,以銘師堂寄宿部為例,每年外地回京學生和高;刈x學生已各占到學生總數的5—10%。而因當年高考不理想而選擇復讀的學生,仍然是復讀生的主體,占學生總數的80%以上,其中備受關注的所謂“高分復讀”學生——我們認為高考分數在一批線以上者,其實僅占復讀學生總數的不足2%,對于這部分考生,我們歷來建議優先考慮升學,因為這些考生所應挖掘的潛力很大程度在于中高檔題目上,而這些題目的難度靈活性每年變化很大,相對來說復讀所要承擔的風險就比較高,在銘師堂學校,每年我們接收高分復讀考生都是慎之又慎,對于部分精力拼盡、對自身潛力又認識不清的學生我們會盡力做工作勸其選擇升學。
每年復讀生的主體集中在?浦帘究凭之間,即320—420分之間,對于這部分學生,如果能真正端正學習態度,認清自己的問題,經過一年的打拼,未來預期應該是比較穩定的,在銘師堂的寄宿部,處于這一區間內的學生復讀一點多數是可以提高60—100分左右,可以達到一個相對較好的本科院;蛘叨墝W院要求,至少是比較理想的大專院校,部分學生進步可能會更大,近三年來銘師堂高考提高超過200分的增分狀元均出自這一區間內。
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心態面對復讀?
高考發榜在即,又將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日子,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高考,只是人一生中需要面對的諸多考驗之一,一次的失利并不能決定一生的命運,而真正決定命運的是我們的信心和勇氣。走進復讀行列是確實是需要勇氣的,放棄高職、大專甚至大本,再去走過那一段艱苦的日子,承擔未知的風險,對身心都是一種極大的壓力和挑戰,決非每一個人都能承受的,這種行為本身就是對自我命運的再次挑戰,是超出成績之外的另一種進步。所以我們說,高考復讀對于一個有志上進的學生來說,不應該是一個無奈被動的選擇,而應是一個痛定思痛,勇于直面自己的選擇。在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會遇到無數次的選擇,很多次都可能關乎命運的轉折,就象現在我們選擇復讀一樣,而每一次選擇我們都無法預知結果,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平和的對待現狀,全力爭取未來,用事實證明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相反,那種作出了選擇卻患得患失、不思進取的同學,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再次失利的結局。
因此,在我們決定復讀之前,我們必須要認真想清楚幾個問題:我的理想是什么?我的問題在那里?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有多大?我的潛力在哪里?我是否能夠為了我的理想付出不同以往的努力?我是否有能力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
復讀一年成功的幾率有多大?
高考復讀十個月,能夠提高七八十分甚至過百分是許多同學的夢想,多年的經驗表明,多數學生經過努力是完全可以達得到的,而成功與否關鍵取決于三個方面。一、良好的學習氛圍,復讀成績進步的最大動因在于學生心中的信念和自信心,而老師的鼓勵引導和同學之間的相互激勵影響對學生上進心和自信心的形成有著致關重要的促進作用,一個寬松融洽、學風濃厚的氛圍可以幫助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恢復自信,保持進步動力。二、名師的導引。真正優秀的教師學識淵博、教法精湛,洞悉北京高考走向,能夠有幸接受這樣的名師指點,對于廣大同學,尤其是那些由于各種原因中學階段未能如愿的同學,絕對是一件受益終生的事。在我們多年的記憶中,學生出于對教師的由衷敬佩而使得成績突飛猛進的事例比比皆是,足見名師的力量。然而,以上兩方面再出色,僅占復讀成功因素的40%,最關鍵的60%,在于學生自身潛力的挖掘和克服惰性的勇氣能力。根據以往經驗,成績提升最快的同學80%具備四個特征:一是明確的學習態度和積極改變自己的愿望;二是成績位于專本科線之間且對自身問題認識明確具體;三是與教師指導配合默契懂得合理高效的利用時間;四是穩定的心態和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這些同學經過努力成績提高一般要高于整體平均水平15—30%,不少學生提高分數達到或超過150分。
怎樣選擇一所優質的復讀學校?
一所復讀學校辦學質量的優劣對學生的成長關系重大,鑒別選擇必須要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教委主管部門核發的辦學許可證,任何無證辦學或是掛靠單位教學質量都是無法保證的。二、優秀的師資隊伍,是成績進步的根本保證,名校名師固然重要,能夠專職任教才是根本,復讀生比應屆考生更需要老師全身心的投入,走穴式教學注定會流于形式。三、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致關重要,源自高水平的管理,這一點從教師的素質、完善的規章制度和優美的校園環境可以感知得到,向往屆的學生了解也是不錯的辦法。四、交叉式排課更有利于學生接受知識,也是判斷教師是否走穴的方法之一。五、課時安排是否科學充實,大量安排自習及測驗是部分資質不良的學校減少支出的慣用手段,而對學生危害卻是顯而易見的。六、班額合理,原則上不能超過50人/班,否則師生交流就會出現障礙。七、固定規范的校舍,是一所優質學校的基本物質保證。如果選擇寄宿制學校,要特別考察學校的校園環境和住宿條件,是否全封閉管理以及全天的時間利用率如何,如果采取的是開放式松散管理,一定要慎重選擇。八、了解學校以往招生規模,規模過小的學校不利于分層教學,并增加出現意外的風險。九、收費透明,入校后無不合理收費項目。
復讀,住宿還是走讀?
高考復讀是否住宿學習,因人而異,很多學生成績不理想,高考失利,深層的原因是源于不良的行為習慣和思維習慣。在銘師堂寄宿部,全封閉式的科學管理卻使得不良習慣的抑制和矯正成為可能。寄宿部每周六天授課,七天全封閉管理,而每天在老師管理指導下學生可利用學習時間長達14個小時,科學的作息時間、充實的課程安排、名師伴讀有效地幫助糾正不良習慣,從而促進學習效率的明顯提升。我們通過對銘師堂下屬的寄宿部和走讀部學生的學習效果對比研究發現,寄宿部整體成績明顯好于走讀部。而對于兩類學生我們是不建議住宿學習的,一是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強,自己能夠充分合理的安排學習時間,二是自控能力過差的學生,如果缺失家長約束環節,可能會適得其反。
|